財聯社(上海,編輯 牛占林)訊,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周五(1月28日)發布的報告顯示,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四年來首次出現增長,但仍低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。
盡管新冠大流行和全球零部件短缺阻礙了供應,但2021年智能手機年出貨量同比增長4%,達到了13.9億部。數據顯示,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15.6億臺,但隨后這一數據每年都在下降。
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Harmeet Singh Walia表示,北美、拉丁美洲和印度等市場被壓抑的需求,推動了去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的整體增長。
Walia表示:“美國市場的增長主要是由對蘋果首款5G手機iPhone 12系列的需求推動的,”他補充稱,這一需求貫穿全年,在第四季度因假日促銷和“黑色星期五”銷售而表現強勁。
不過2021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2%,原因有幾個,其中包括全球半導體和零部件短缺,這妨礙了智能手機制造商的供應。如果不是零部件短缺影響了2021年下半年的大部分時間,整體市場表現可能會更好。
智能手機制造商出貨量排行
三星的越南工廠因新冠疫情封鎖了一段時間,但該公司仍然保持了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制造商的地位,2021年出貨量增長6%,達到約2.71億臺。
三星本周表示,預計本季度消費者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需求將下降,原因是季節性疲軟和零部件供應的不確定性。但該公司表示,計劃擴大旗艦Galaxy S系列設備的銷售,并推出具有競爭力的針對大眾市場5G手機。
蘋果出貨量位居第二,由于iPhone 12系列的強勁表現,蘋果四季度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創下了歷史新高,其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8%,達到了2.379億部。它在美國、中國、歐洲和印度等關鍵市場的出貨量均有所增長。
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位居第三,出貨量增長31%,達到了1.9億臺,盡管這一數字遠遠落后于三星和蘋果,但在印度市場,小米現在是最大的智能手機品牌。
Oppo和Vivo去年也實現了兩位數增長,出貨量分別為1.432億臺和1.313億臺。
Counterpoint Research在報告中表示,如果全球疫情得到控制,供應鏈問題在今年年中得到解決,那么有理由對2022年智能手機行業的增長前景感到樂觀。
然而,一些分析師和投資者預計,全球芯片短缺將持續到今年年底或2023年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和訊網無關。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最新評論